頭頂“中國醫藥第一股”光環上市的科倫藥業(002422.SZ)風光不再。
2010年,科倫藥業首發上市,發行價83.36元/股,12年過去了,今年7月8日收盤,后復權后,股價為132.39元/股,較發行價僅上漲58.82%。
實際上,不僅是股價表現不佳,公司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也表現不佳。2012年至2021年的10年間,公司營業收入累計增長超過百億,但凈利潤僅增長億元左右。
巨額市場費依然備受詬病。2021年,科倫藥業的市場費用超過50億元,約占當期營業收入的29.07%;蛟S是巨額市場費用吞噬了凈利潤,導致公司凈利潤表現不佳。
近年來,科倫藥業發力仿制藥,但公司研發人員數量卻在減少。截至2021年底,公司研發人員數量為2588人,同比減少627人。
市值曾經與恒瑞醫藥比肩的科倫藥業,目前市值僅為281.38億元,約為恒瑞醫藥的十分之一。
凈利潤原地踏步
曾與恒瑞醫藥齊名并稱為“藥界雙雄”的科倫藥業掉隊了。
科倫藥業與恒瑞醫藥一樣,均是以仿制藥起家,并向創新藥領域發展。目前,科倫藥業仍然是國內大輸血的龍頭之一。但公司的盈利能力遠未達到市場預期。
7月6日晚間,科倫藥業發布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此前,公司預計上半年的凈利潤為6.65億元—7.64億元,同比增長35%—55%,最新預計為8.20億元—8.90億元,同比增長66.39%—80.59%。上年同期,公司凈利潤為4.93億元。
按照最新預計的業績看,業績上限較去年同期增長達80%,堪稱是高速增長。
不過,科倫藥業上調預告業績,源于控股子公司科倫博泰將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大分子腫瘤項目A有償獨家許可給默沙東進行中國以外區域范圍內的研究、開發、生產制造和商業化。今年6月24日,公司收到3000萬美元付款,預計將增加凈利潤1.2億元。
即便如此,科倫藥業的經營業績仍不樂觀。
科倫藥業于2010年6月登陸A股市場,當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40.26億元、6.61億元。2011年,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增長至51.48億元、9.66億元。到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72.77億元、凈利潤11.03億元。
這10年間,營業收入雖然有過波動,但整體上仍然保持了增長趨勢。2019年為迄今為止的最高值,達到176.36億元。2020年出現小幅下滑,2021年小幅增長,2021年的營業收入較2011年增長約121.29億元,增幅為235.61%。
期間,公司波動較為頻繁,2012年至2014年,年度凈利潤連續三年超過10億元,2018年為12.13億元,達到截至目前的巔峰。2021年,凈利潤回升后,較2011年增長1.37億元,增幅為14.18%。
10年,營業收入增長超120億元,增幅超過2.3倍,凈利潤僅增長1.37億元,增幅僅為14.18%。整體而言,凈利潤和營業收入不匹配,且凈利潤處于原地踏步狀態。
與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相比,科倫藥業的業績增長也是落后的。
華潤雙鶴、石四藥集團,2011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3.83億元、19.71億元,對應的凈利潤為3.66億元、2.28億元,2021年,營業收入為91.12億元、43.89億元,凈利潤為9.36億元、6.42億元。10年間,華潤雙鶴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增長了42.75%、155.74%,石四藥集團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增長了122.68%、181.58%。
這10年,恒瑞醫藥的營業收入從45.50億元增至259.06億元,凈利潤從8.77億元增至45.30億元(2021年出現下滑),二者分別增長了469.36%、416.53%,均增長了超過4倍。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科倫藥業 |